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王征兵博客

拥有一世的良知 探索一生的真理

 
 
 

日志

 
 
关于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江学者评审专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研究》顾问。美国《现代管理》、《世界经济探索》编委、审稿专家。中央电视台特约嘉宾。陕西广播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曾出访新西兰、韩国、新加坡、荷兰、奥地利、越南、蒙古、台湾。提出了“精细密集农业”、“不在意资金”等新观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SCI、CSSCI收录64篇,作报告1000余场,在中央电视台、陕西广播电视台做节目400多次。

王征兵:劳动无成本原理  

2010-04-20 14:25:07|  分类: 学术论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劳动无成本原理

                                           王征兵

“劳动无成本原理”是本人1991年归纳总结出来的。这是一个大家熟知的现象,我只是把它加以总结而已。1992年魏正果教授主编本科生教材《农业经济学》时,将我总结的“劳动无成本原理”编入该教科书。当时,只有28岁的我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编入本科生的课本,甚感欣慰和荣幸。1994年该书由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多个大学的老师共同编写,出版后作为多个大学本科生的课本使用。

 

   劳动无成本原理,就是在农业生产中不计算或不考虑劳动成本,并且只要劳动的增量能带来收入的增量,就愿意继续投入劳动。

  劳动无成本原理与绝对收入原理的区别在于:劳动无成本原理只是在农业生产中不考虑劳动成本,而绝对收入原理则不考虑一切投入的成本。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只要有收入的增量就愿继续投入。农业生产中的种植业,更多地符合劳动无成本原理,因为这里只是不考虑劳动成本,至于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生产资料的投入费用农民还是考虑的,并常以此作为盈亏分析的依据。而养殖业,特别是养猪,养鸡,更多地符合绝对收入原理,因为在这里农民几乎不考虑投入,只关心最终收入。

   劳动无成本原理是自给自足经济和劳动力过剩的产物。在自给自足经济条件下没有计算成本特别是劳动成本的必要,而劳动力的闲置,使大量劳动力一文不值。既然没有可能去创造财富,这些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就只能等于零。崇尚勤劳的惯性和改善生活的本能促使人们只要能获得收入的增量就愿意投入劳动,而不敢去计较报酬的多少。

  当城市刚刚为农民提供了一点薪低活苦的就业机会,就立刻引起了数百万农民对城市的冲击,虽然城市所能容纳的农民是极为有限的,但对每一个农民来说谋求职业的机会是相等的,都想获得机遇。最后必然是更多的农民无可奈何地退回去。但当他们再一次看到或听到就业机会来临的时候,更大的“盲流”群会更加激烈地争夺机遇。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为零,何妨一试、再试。这就是“盲流”产生的深层原因。

  “盲流”对农业生产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由于劳动无成本原理的存在使农民盲目流向城市,但此时我们如果能在农业内部为农民找到就业机会,那么“盲流”就会消失至少可以减少。如对农业进行精细密集经营,而且只要经营恰当,务农收入既是比进城收入低,但总是有收入,而风险明显也低,相对说,技术易学,生活开支低,故使劳动力截流于农业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劳动无成本原理正好为我们引导农民进行精细密集经营提供了一个契机。

 

        摘自魏正果主编《农业经济学》,陕西科技出版社1994。

 

  评论这张
 
阅读(910)| 评论(17)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