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王征兵博客

拥有一世的良知 探索一生的真理

 
 
 

日志

 
 
关于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江学者评审专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研究》顾问。美国《现代管理》、《世界经济探索》编委、审稿专家。中央电视台特约嘉宾。陕西广播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曾出访新西兰、韩国、新加坡、荷兰、奥地利、越南、蒙古、台湾。提出了“精细密集农业”、“不在意资金”等新观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SCI、CSSCI收录64篇,作报告1000余场,在中央电视台、陕西广播电视台做节目400多次。

王征兵专著:《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研究》【目录及参考文献】  

2011-08-20 10:03:55|  分类: 著作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王征兵:《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研究》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2年)

                                                                王征兵专著:《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研究》【目录及参考文献】 - 王征兵 - 王征兵博客

 

 

                  目  录(页码为原书页码)

第一章  研究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背景.......................   .2

1.1  中国农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1.2  中国农业的出路: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3

1.3  国内外农业经营方式研究现状... ...........................    5

      1.3.1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5

      1.3.2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8

1.4  国外农业经营方式的特点... ..................................  11

1.5  农业经营方式的研究范围... ..................................  13

第二章  农业经营方式基本理论初探... ..................... .16

2.1  农业经营方式的概念... ........................................   16

2.2  农业经营方式与农业经营形式的区别... ...............    17

      2.2.1  农业经营方式与农业经营形式概念的区别... ...17

      2.2.2  农业经营方式与农业经营形式研究内容不同....20

      2.2.3  农业经营方式与农业经营形式研究的目的不同.20

      2.2.4  农业经营方式与农业经营形式的相互作用... ....20

2.3  农业经营方式的内容... ..........................................  23

      2.3.1  农业生产中涉及的生产要素种类... .................23

      2.3.2  生产要素的比例... ..........................................24

      2.3.3  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 ...................................24

      2.3.4  农业经营方式的演化规律... ............................24

2.4  农业经营方式的目的... .........................................   24

      2.4.1  提高土地生产力... ..........................................25

      2.4.2  追求经济效益... ..............................................25

      2.4.3  谋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6

     2.4.4  提高就业率......................................................27

2.5  农业经营方式的分类... ........................................   .27

      2.5.1  总投入分类法..................................................27

      2.5.2  优势份额分类法... ..........................................29

      2.5.3  空间分类法... .................................................31

     2.5.4  产出分类法... ..................................................34

第三章  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历史分析... .....................39

3.1  粗放经营阶段........................................................   39

       3.1.1  农业的起源... .................................................39

       3.1.2  生产工具... .....................................................41

       3.1.3  耕作方式... .....................................................42

       3.1.4  耕作技术... .....................................................43

       3.1.5  农田水利设施... ..............................................44

      3.1.6  农时知识产生和发展........................................44

3.2  精耕细作阶段... .......................................................45

      3.2.1  工具的改进... ..................................................46

     3.2.2  耕作和栽培技术的发展... ..................................48

     3.2.3  农田基本建设.....................................................50

     3.2.4  优良品种的引入和推广.......................................51

3.3  现代农业经营方式... ...............................................   52

第四章  现阶段中国应选择的农业经营方式:精细密集农业  56

4.1  精细密集农业的理论界说... ....................................    .57

      4.1.1  精细密集农业的概念... .......................................57

      4.1.2  精细密集农业与其它农业经营方式的区别... .......59

     4.1.3  精细密集农业的特点... ........................................60

     4.1.4  精细密集农业的模式............................................63

     4.1.5  精细密集农业的指标体系... .................................64

4.2  精细密集农业能够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生物学依据.......   66

      4.2.1  光合作用规律.....................................................66

      4.2.2  循环利用规律... .................................................68

      4.2.3  媒介体协调规律... .............................................70

      4.2.4  共栖互惠规律... ................................................72

      4.2.5  种内协作效应... ................................................73

      4.2.6  空间定位规律... ................................................74

      4.2.7  补偿效应... .......................................................75

4.3  发展精细密集农业的经济学依据... ..........................   75

         4.3.1  异量投入产出原理... ......................................75

         4.3.2  绝对收入原理... .............................................76

         4.3.3  劳动无成本原理... ..........................................78

4.4  精细密集农业的作用与前景... .................................. 79

         4.4.1  精细密集农业的作用... ..................................79

         4.4.2  精细密集农业的前景..................................... 82

        4.4.3  精细密集农业的历史评价... ............................82

第五章  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精细密集农业的实践... .......85

5.1  宝鸡万元田.............................................................. 86

5.2  药王洞庭院农业... ................................................... 89

5.3  精细耕作范例.......................................................... 93

      5.3.1  苹果套袋技术的应用... ....................................93

     5.3.2  玉米抽雄技术的应用... .....................................94

5.4  净菜中心... ............................................................. 96

5.5  陈杰农庄.................................................................. 97

第六章  中国农业经营方式要素贡献份额分析... ..........101

6.1  农业机械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份额.............................. 101

       6.1.1  农业机械对人力的替代率................................101

       6.1.2  农业机械对农业生产的敏感性... .....................102

6.2  化肥、水等物质输入型要素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份额...104

        6.2.1  化肥和灌溉与农业产出的相关系数... .............104

         6.2.2  化肥、灌溉对农业生产的敏感性... ................105

6.3  良种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份额... ...................................107

          6.3.1  良种与农业生产的相关系数..........................107

          6.3.2  我国良种推广与增产分析... ..........................108

6.4  农药等保护性物质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份额... ..............108

          6.4.1  农药的贡献份额... ....................................108

          6.4.2  植被的贡献份额... ....................................... 109

          6.4.3  防护林的贡献份额... .....................................109

6.5  地膜等设施性要素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份额...................110

           6.5.1  地膜与农业产出的相关系数... ......................111

           6.5.2  地膜对粮食生产的敏感性... ..........................111

           6.5.3  地膜的使用情况及效益... .............................112

6.6  耕作栽培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份额... ......................113

           6.6.1  土壤耕作的贡献额度... .................................113

           6.6.2  施肥技术的贡献额度... .................................114

          6.6.3  作物栽培技术的贡献额度... ...........................114

6.7  农业生产各要素贡献份额对比分析... ..........................116

             6.7.1  要素投入与粮食产出相关系数比较...............116

              6.7.2  各要素投入产出的敏感性比较... .................117

第七章  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外部环境... ........................120

7.1  农业物资市场供应....................................................... 120

        7.1.1  供应的齐备程度... .............................................120

         7.1.2  农资质量问题................................................... 121

7.2  农业基本建设... ............................................................124

         7.2.1  农业基本建设的内容..........................................124

         7.2.2  农业基本建设的作用... ......................................126

         7.2.3  我国农业基本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127

7.3  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 ................................................. 130

         7.3.1  农业科研... ........................................................130

         7.3.2  农业科学技术推广..............................................131

7.4  农业信贷... ..................................................................  134

          7.4.1  建立专项贷款基金... .........................................134

          7.4.2  宽松的贷款条件.................................................134

          7.4.3  优惠的贷款利息.................................................135

           7.4.4  较长的贷款期限... ............................................135

7.5  农业信息服务... ...........................................................  .135

          7.5.1  农业政策信息服务............................................. 135

           7.5.2  供求信息服务.....................................................136

           7.5.3  气象信息服务.....................................................136

           7.5.4  技术信息服务... .................................................136

           7.5.5  农业经营管理信息服务... ...................................136

           7.5.6  创办精细密集农业专刊... ...................................136

参考文献... ..........................................................................   138

专家点评... ..........................................................................   146

后记.....................................................................................  .144

 
                                                      参考文献

1.于光远:《合理利用阳光和地表、地下土地资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2.靳汉生、刘天福:《精细化农业初蕾》,学术书刊出版社,1989年。

3.周玉振、刘国宣:《四川立体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4.李家福:《高效益庭院经济技术指南》(北方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年。

5.孙绪森:《农户经营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6.姜学民、郭犹焕、李卫武:《生态经济学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7.高慎盈:《社会心理效应透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8.黄河等:《劳动力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9.杨学成:《农业政策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

10.戌、新、马青山:《意大利农业》,农业出版社,1982年。

11.陈学燕、姚锡敏:《匈牙利农业》,农业出版社,1984年。

12.徐更生:《美国农业》,农业出版社,1987年。

13.裘元伦:《西德农业现代化》,农业出版社,1980年。

14.于维沛:《美国农业》,农业出版社,1981年。

15.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二次大战后的日本农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6.朝日新闻科学部:《未来的粮食生产》,文汇出版社,1986年。

17.彭延柏:《生态农业奇观》,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

18.万成博、彬政孝:《产业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19.张  波:《西北农牧史》,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20.冯海发、王广森、吴永祥:《农业总生产率研究》,天则出版社,1989年。

21.岳  琛:《中国农业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22.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之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年5月。

2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山西省农业投资效益分析与投资方向研究》,1996年8月。

24.魏正果、杨生斌、陈和钧:《农业经济学》,陕西科技出版社,1994年12月。

25.孙常叙:《耒耜的起源及其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26.石声汉:《汜胜之书今译》,科学出版社,1956年。

27.王忠贤:《经济管理学基础》,农业出版社,1993年。

28.包纪祥:《农业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陕西农业出版社,1991年。

29.邹德秀:《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史》,农业出版社,1995年。

30.张襄英:《跨世纪选择——中国农业企业化发展战略研究》,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10月。

31.罗剑朝:《中国农业投资与农业发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

32.徐恩波:《畜产市场运行与发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33.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96》,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8月。

34.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

35.申曙光:《灾害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3月。

36.武兆瑞:《中国农村经济重大问题观点荟萃》,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年11月。

37.安希级:《市场经济与农业》,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

38.许无惧:《农业推广理论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7月。

39.刘巽浩、王宏广:《中国农业现代化与精久农业的构思》,《中国农村经济》,1991年第3期。

40.刘巽浩:《我国农业发展的潜力和希望》,《人民日报》,1989年12月30日。

41.任尔际:《农业生产力的证明》,《人民日报》,1990年6月10日。

42.杨永德、吴天恩:《小庭院变成聚宝盆,南阳县农民尝甜头》,《人民日报》,1990年10月31日。

43.杨正谋:《农技人员如是说》,《农民日报》,1990年3月12日。

44.杨联芳:《农业的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农民日报》,1990年3月14日。

45.黄东华、计用福:《别开生面的“生态庭院”》,《中国青年报》,1990年3月26日。

46.袁  祥:《让科技兴农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光明日报》,1991年3月21日。

47.夏福堂:《靠生态农业增产的一个实例》,《农民日报》,1990年6月6日。

48.田  野:《美国“持续农业”》,《世界农业》,1990年第12期。

49.向德楷:《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江西农业经济》,1990年第4期。

50.郭晓鸣、甘庭宇:《立体农业若干问题的理论探索》,《江西农业经济》,1990年第3期。

51.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战略研究组:《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光明日报》,1991年1月5日。

52.陈文华:《农业发展突破点是栽培技术科学化》,《社会科学报》,1990年3月8日。

53.李章、董明、梁衍效:《改进种植方式提高农业效益》,《农村展望》,1990年第4期。

54.宋隆福、曹传兰:《节地型农业初探》,《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年第2期。

55.邬沧萍:《把我国人口的劣势变为优势》,《群言》,1990年第1期。

56.宋祖荫:《黄土地的呼唤》,《村镇建设》,1990年第2期。

57.李秉乾:《浅谈民办科技机构兴起与管理》,《农业经济》,1990年第2期。

58.童栋章、刘德贵、石五金:《小环境能成大气候》,《科技进步与对策》,1990年第1期。

59.甘有恒:《开发立体型种植业具有明显的综合效益》,《江西农业经济》,1990年第1期。

60.刘林森:《蓬勃发展的高技术农业》,《现代化》,1990年第2期。

61.王言彬:《我国吨粮田达一千多万亩》,《中国青年报》,1990年1月8日。

62.山西省农业投资效益分析与投资方向研究课题组:《山西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关系研究》,《农业经济问题》,1996年第2期。

63.山西省农业投资效益分析与投资方向研究课题组:《山西省农业增长的基础及其潜力分析》,《农业经济问题》,1996年第3期。

64.高荣乐:《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风蚀灾害及其防治》,《灾害学》,1996年第3期。

65.林文明、王运启:《搞好特困地区减灾推动全局扶贫工作》,《中国减灾》,1996年第2期。

66.柯舟:《农资质量问题仍相当突出》,《经济日报》,1995年9月5日。

67.傅志华:《农民的权益谁来保护》,《经济日报》,1994年11月8日。

68.董山峰:《种子市场再也乱不得》,《光明日报》,1995年12月6日。

69.马鸿运:《论“吨粮田”建设与“两高一优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学刊》,1993年第2期。

70.马山水:《对我国农机化中几个问题的思考》,《江西农业经济》,1996年第1期。

71.王养锋:《我国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陕西保险》,1996年第2期。

72.石爱虎:《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与对策》,《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8月。

73.杨生斌:《论中国农村保险组织制度安排》,《科技导报》,1994年第8期。

74.范秀荣:《对完善农资供应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陕西农业科学》,1992年第4期。

75.郑少锋:《试论土地规模经营适度的确定》,《陕西农村建设》,1995年第8期。

76.侯军岐:《论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出路》,《陕西保险》,1995年第2期。

77.霍学喜、王征兵、石爱虎:《我国农业运行中的微观经营机制分析》,《科学、经济、社会》,1994年第5期。

78.霍学喜、王征兵、石爱虎:《国外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科技导报》,1996年第4期。

79.魏正果:《论农业生产力的质与农业生产的经营形式》,《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的新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4月。

80.魏正果:《农业发展三阶段探论》,《农业经济论丛》第7集,农业出版社,1988年9月。

81.魏正果:《我国农用土地国管私用论》,《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第5期。

82.魏正果:《大自然“权益”的代言人:第4产业》,《未来与发展》,1989年第5期。

83.魏正果、王征兵:《发展精细密集农业》,《人民日报》,1991年3月9日。

84.王征兵:《精细密集农业初探》,《农村经济与社会》,1991年第4期。

85.王征兵、魏正果:《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精细密集农业》,《管理世界》,1995年第5期。

86.王征兵:《发达国家农业经营方式及转变趋势》,《世界农业》,2000年第6期。

87.王征兵:《农业充分吸纳劳动力的途径》,《中国经济文库》,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1月。

88.王征兵、魏正果:《精细密集农业:中国农业的阶段性选择》,《学术研究》,1996年第2期。

89.王征兵:《农业增产潜力分析》,《新疆农村经济》,1996年第1期。

90.王征兵:《“民工潮”探论》,《山西农经》,1996年第4期。

91.王征兵:《中国农业的困惑与出路》,《经济改革》,1997年第1期。

92.王征兵、霍学喜、石爱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及其经营类型探析》,《广西农村经济》,1996年第3期。

93.王征兵、魏正果:《论农业经营方式的质》,《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增刊。

94.王征兵:《农业经营方式的分类》,《陕西农村经济》,1997年第3期。

95.王征兵、孟军望:《陕西省南郑县户用沼气池经济效益分析》,《生态经济》,1997年第5期。

96.王征兵、徐永安:《中西部地区农民进入市场的制约因素及途径》,《市场经济研究》,1997年第4期。

97.特奥多尔·布林克曼:《农业经营经济学》,农业出版社,1984年。

98.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丁·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99.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4年。

100.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华夏出版社,1989年。

101.约瑟夫·克拉兹曼:《法国农业》,农业出版社,1982年。

102.Bruce Herrick,Charles P.Kindleberger:《Economic Development》,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3.

103.Hans P.Binswanger,Robert E.Evenson,Cecilia A.Florencio,Benjamin N.F.White :《Rural Household studies in Asia》,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Kent Ridge,1980.

104.Charles.A.Francis:《Multiple Cropping Systems》,1986.

105.FAD.Agricultural Extension:a reference manual Rome:FAO.1984.

  评论这张
 
阅读(2502)| 评论(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