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王征兵博客

拥有一世的良知 探索一生的真理

 
 
 

日志

 
 
关于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江学者评审专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研究》顾问。美国《现代管理》、《世界经济探索》编委、审稿专家。中央电视台特约嘉宾。陕西广播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曾出访新西兰、韩国、新加坡、荷兰、奥地利、越南、蒙古、台湾。提出了“精细密集农业”、“不在意资金”等新观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SCI、CSSCI收录64篇,作报告1000余场,在中央电视台、陕西广播电视台做节目400多次。

王征兵:为什么我们不遗余力推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2017-04-24 18:06:12|  分类: 热点评论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为什么我们不遗余力推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 王征兵 - 王征兵博客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农业经营制度由集体经济转变为农户承包经营,简称农户经营。当时这种制度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三十年后的今天,这种制度已经阻碍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

当今,对于绝大部分农户来说,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打工或者做生意。由于农业收入只占收入的一小部分,所以,就不愿意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经营农业。于是出现了三种现象:一是家中的年轻人出去打工,将农业留给老人、妇女和儿童经营;二是以打工为主,兼顾农业;三是撂荒。

三十多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和道路等公共设施的修建,耕地面积不断锐减。剩下的珍贵耕地本来应该精心耕种,但现在却出现了大量敷衍农业的现象,致使耕地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利用。令人十分担忧。

三十年前,农民之所以种地的积极性很高,主要是当时打工和做生意的机会很少,农民只有在土地中寻求财富,所以经营农业的积极性高涨。

2、农民对农业科技没有兴趣

由于小农户经营规模小,是否使用科学技术对农户收入影响不大,所以农民对科学技术没有兴趣。笔者在农村经常看到这样奇怪的景象:村委会或上级政府在农村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必须给农民发两袋洗衣服、甚至50元钱,农民才来参加培训。其实,错的不是农民,而是制度。比如,对一个养3只鸡的农民来说,参加“鸡的科学饲养”培训班确实价值不大,因为3只鸡再科学饲养,经济效益也增加不了多少。但是,我们都知道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农业要提高国际竞争力更需要科学技术。

那么,如何能改变这种状况呢?只有改变农业经营制度,即把目前的小农户经营转变为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家庭农场因为规模比较大,自然收入也比较高。本人认为家庭农场的收入(纯收入)应该大于(至少等于)城市人的平均收入,更应该高于打工者的平均收入,只有这样,农业经营者才愿意留在农村经营农业,也才有可能安心从事农业生产,从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农民的经济地位。

如果家庭农场经营者收入比较高,那么农业经营者对农业经营的积极性问题以及对农业科技的兴趣都会迎刃而解。所以,我们主张农业经营制度应由小农户经营转向家庭农场经营。

那么家庭农场与小农户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区别:

1、经营规模不同

小农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家庭承包制的产物。因为要人人均分土地,所以分到每户的土地就很少。南方很多地方每户只有2-3亩地,西北地区可能稍多一些,每户10几亩或20几亩。从全国平均水平看,每户也就7亩左右。所以,经营规模小。而家庭农场有严格的规模要求,只有达到这个标准,才能被政府部门认定为家庭农场。虽然各地制定的规模标准有一定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规模比较大。比如陕西省政府规定家庭农场规模标准为:种植粮食100亩以上;果园、蔬菜、茶园20亩以上;养牛50头以上;养猪300头以上;养羊100只以上;养鸡5000只以上,等等。

2、积极性不同

由于家庭农场与小农户的规模不同,导致他们在农业经营中的积极性完全不同。家庭农场经营者首先是家庭的全部劳动力投入经营活动(极少数个案除外),而且全力以赴,专心致志,精心经营;其次,是将家中大部分资金、甚至全部资金(有的甚至借债)投入到农业经营活动中。而小农户则完全不同,没有经营积极性,因为他们认为经营规模小,再认真经营也收入不多。

3、对农业科技态度不同

小农户对农业科技毫无兴趣。笔者在许多农村调查发现,要在农村为农民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如“鸡的科学饲养”、“果树的修剪技术”、“猪病的防疫技术”等等,农民绝大部分是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宁愿在家看电视或打麻将,也不愿意听课。为了让农民听课,培训班主办方常常要给参加培训的学员每人发两袋洗衣服、或者30元钱、甚至50元钱。而家庭农场经营者对农业科技的态度完全不同,他们千方百计寻找科学技术,甚至常常花钱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有的高薪聘请专家作为农场的长期顾问。2016114,本人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秀山活动中心做一场讲座“中国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系列讲座高端农产品精准营销方式与技巧”,听课者需要花200元钱买票才能入场听课。本人随机问了几位听课的学员,无一例外都是经营规模较大的农场主,因为只有他们才有兴趣花钱听课。一个养3只鸡的农民是不可能花200元听课的。需要说明的是,课程讲完后,所收的听课费以礼品的方式又返还给各位学员了:每个学员发了一瓶葡萄酒,三部手机以抽奖的方式发放了。当初收听课费的目的只是想把真正追求科学技术的人吸引来。

 

  评论这张
 
阅读(3050)| 评论(6)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